- 这是陪你好孕的第1573天 -在麻醉医生眼里,每十天一次的24小时值班貌似都是一样的,当它与某些节日重合,就特别了起来。 我和我的老搭档(值班主心骨)一起跨过年,度过重阳,撑住了鬼节,也许是墨菲定律,这些个节日里总是会发生点什么让我们回忆。 今年,我也向圣诞公公许了愿: 赐我平静的夜班!然而圣诞公公忙着派礼物,没有听见。 一早,就有好几位同事,手捧咖啡“续命”: 有半夜两点才到家,一大早又来上早班的她; 有下班太晚没赶上末班地铁以科室为家的他; 还有前一天值班太晚,错过与儿子共度平安夜的“鸽子”爸爸...... Anyway ,打开药箱,圣诞节的一天开始了。 “我喘不上气了,快把肚子里的东西拿掉吧” 上午繁忙,但有条不紊,直到接到一张会诊单。 45岁的王女士(化名),两月前因平滑肌肉瘤在我们医院手术。 平滑肌肉瘤为恶性肿瘤,常发生于中、老年患者,易局部复发和转移。 十天前因“腹腔包裹性积液伴感染,复发不除外”, 王女士再次入院,住院期间曾因感染性休克入住ICU,好转后转回病房 。 但就在25号上午,她的体温达到38.5度,贫血,低白蛋白血症,盆腔核磁显示腹部包块进一步扩大,需急诊剖腹探查。 会诊时见王女士,腹胀如蛙腹,无法平躺,呼吸急促。 “心跳如鼓,我喘不上气了,实在受不了了! 肚子越来越大连翻身都不能了,快把肚子里的东西拿掉吧! ”她手术的意愿很强烈。 但考虑到王女士自身状况差,手术和麻醉的风险极大,还需严密的术前准备,即将到来的是一场硬仗。 暴风雨前的小插曲但就在暴风雨来临前,麻醉值班电话响起来了,心跳瞬间加速,赶快接起。 护士妹妹高亢的声音传来: “产科急诊!快——来”。我一路狂奔到产科手术室 ,是顺产中突发胎儿窘迫。 万幸,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,热心的同事“蟹老师”已经做好了全麻的准备。 按照日常演练的流程,大家迅速且有序地配合,全麻急诊剖宫产到胎儿娩出仅3分钟,真真正正地分秒必争。 新生儿哭声嘹亮,一分钟评分9分,完美,终于松了一口气! 产科紧急剖宫产演练日常 差点以为她下不了手术台 此时,王女士已进入手术室,麻醉团队已就位,我亦投入其中。 如会诊所见,一般情况并不乐观: 血压120/70mmHg,心率150次/分, 呼吸频率50次/分,王女士极度烦躁,测氧饱和度79%,马上给予吸氧,开始全面的麻醉前准备。 麻醉诱导,手术开始。 但更糟的情况来了,在抽吸大量血性腹水后,血压降到了60/40mmhg,而血红蛋白仅余2.8g/L。 低血压难以满足脑、心、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,而血红蛋白太低会严重影响脑、心、肾等重要脏器供氧。 重要脏器缺血缺氧一定时间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,严重的话会导致脑瘫、心衰、肾衰,必须尽快扭转这个状态! 马上应用升压药去氧肾上腺素,无效! 换去甲肾上腺素,效果甚微! 直到用上了肾上腺素,血压终于回升。 血库紧急备血,同时迅速大量输血。 黄绍强主任亲自主持麻醉; 资深麻护无缝配合;操作满分的同事“TT”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中心静脉置管; 为了最大程度加速输血,同事L高高举起血袋以自己身高做输液架,同时双手全力加压; 同事C不停为血液加温......一个好汉三个帮,一台抢救N个桩,看似简单的麻醉,背后有太多风险和责任。 终于,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我们大获全胜! 手术医生顺利完成了盆腔病灶切除术,肠管切除术,肠粘连分解手术。 在患者情况逐渐稳定之后,手术医生心有余悸地说: “这个病人其实术前就是盆腔肿瘤组织持续出血,不开就死在病房了。 刚才差一点以为下不了手术台......麻醉科真给力! ”她一定觉得人间很值得吧 ICU护士和同事H、同事T早早做好接诊准备,病人术后顺利转运ICU ,生命体征平稳,至少性命无虞。 不过还在用着升压药,一切还要看之后的复苏情况。 虽然身体疲惫,但抢救中高度集中的精神仍亢奋,尽管夜已深,早早定好的鸡腿已冷,面条已陀,而兄弟科室的认可、患者的转危为安让这个“惊魂”之夜多了一些安慰。 经过十几小时ICU支持治疗,王女士在第二天中午苏醒,恢复了自主呼吸拔出气管导管,她说出了劫后余生的第一句话: “谢谢你们,医生!否则我昨天就死了!”我想拥有这么多人努力抢救回来的生命,她一定觉得人间值得吧 ! 你不了解的麻醉医生而我工作的麻醉大家庭,很多抢救的背后团队,也许大家还不是很了解。 平时大家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仿佛各自安好,可一有重病人出现,就好像凝血机制激活、血小板聚集一样,迅速地集结在一起,齐心协力。 有身先士卒的领导,沉着冷静,运筹帷幄; 有临危不乱的上级医生; 有工作结束听说有重病人默默留下来帮忙的同事; 有宝宝发烧39.8度也没法回家,语音“指挥”家人退热降温的“心大”妈妈...... 印象最深的还是“鸽子王”爸爸。 之前答应儿子去家长会,后来碰到高危病人一忙起来就错过了; 答应儿子周末去郊游,来医院加班手术,又没去; 平安夜说陪儿子过,可到家都过十二点了,儿子早已经睡着; 而圣诞夜之约也随着这场大抢救泡汤了。 小朋友给总放他鸽子的爸爸取名“鸽子王”,但大概也只有同行才能理解其中的无奈。 当然还有虽然没干一番大事业,却仍支持我们工作的家人。 等不到妈妈回家的男孩子说: “算了,不能回来过平安夜能保别人平安也好。 ”妈妈回家太晚,懂事的女儿提前给热水袋充好电,留言说: “妈妈,热水袋已经充好电了,不知道还热不热,妈妈回来太晚了。 ”最近很多令人沮丧的消息让我很彷徨,年富力强的同道说倒下就永远倒下了; 兢兢业业的同行受伤离去……而当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我们的帮助下平安降临; 重病的患者也在我们的努力下留在了人间,叩问初心, 成为一名医生虽不易,但值得! 作者:杨晨 主治医师,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,专注妇产科麻醉十余年 素材来源:麻醉科全体小伙伴 文章来源: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,授权转载 -next - 在看吗?早日好孕哦 |